什么是零申报
发布日期:2025/3/28 9:49:02 点击量:4
零申报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期内(如月度、季度)没有发生任何应税收入、成本、费用,或应纳税额为0,但仍需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的行为。
一、零申报的适用情况
企业符合以下条件时,可以进行零申报:
1.当期无任何营业收入(如公司刚成立,尚未开展业务)。
2.当期无任何进项、销项发票(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)。
3.企业所得税无收入、无成本、无利润(适用于企业所得税申报)。
4.个人所得税无员工工资发放(适用于个税申报)。
注意:
零申报 ≠不申报,即使没有业务,也必须按时申报,否则会被罚款或列入异常经营名录。
长期零申报(如连续6个月以上)可能被税务机关视为异常,引发税务稽查。
二、零申报的操作方式
1.增值税零申报
小规模纳税人:在电子税务局填写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(小规模适用)》,收入填0。
一般纳税人:填写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(一般纳税人适用)》,销项、进项均填 0。
2.企业所得税零申报
在《企业所得税月(季)度预缴纳税申报表》中,收入、成本、利润均填0
3.个人所得税零申报
若无员工工资发放,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(扣缴端)进行0工资申报。
三、零申报的常见误区
误区1:公司没开业,不用报税
正确做法:公司注册后,无论是否经营,都必须按时申报(包括零申报),否则会被罚款(50-2000元)或列入经营异常。
误区2: 零申报可以一直做
正确做法:长期零申报(如超过6个月)会被税务机关视为异常,可能被要求补税、罚款,甚至强制转为非正常户
误区3: 零申报=不用记账
正确做法:即使零申报,企业仍需按规定记账 (如银行流水、费用票据等),否则可能被税务稽查。
四、长期零申报的风险
1.被税务稽查:税务机关可能怀疑企业隐瞒收入,要求提供账本核查。
2.影响信用评级:长期零申报可能导致企业信用降级,影响贷款、招投标等。
3.发票降版降量:税务局可能限制企业发票开具额度(如万元版降为千元版)。
4.被强制转为非正常户:严重时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。
五、如何避免零申报风险?
1.合规记账:即使零申报,也要保留银行流水、费用票据等财务资料。
2.适时开展业务:若长期无业务,可考虑暂时停业(需办理停业登记)。
3.注销公司:如果不再经营,应及时注销,避免后续税务问题。
总结
关键点 | 说明 |
零申报定义 | 无收入、无税款,但仍需申报 |
适用情况 | 公司未经营、无收入、无开 |
操作方式 | 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、个税均需填0申报 |
长期零申报风险 | 税务稽查、信用降级、发票受限、吊销执照 |
合规建议 | 按时申报、保留账务记录、适时开展业务或注销 |
下一篇:社保/医保最低要交多少年?
微信:同手机号
联系电话
158-6264-2964